电镀知识——7种方法延长化学镀镍液寿命,你会吗?
核心提示:目前,化学镀镍工艺大多采用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,化学镀的反应过程可用下列方程式表示:在上面的反应中,亚磷酸钠和硫酸钠的生成是
目前,化学镀镍工艺大多采用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,化学镀的反应过程可用下列方程式表示:
在上面的反应中,亚磷酸钠和硫酸钠的生成是导致镀液老化失效的重要产物。 镀液中的亚磷酸钠浓度达到一定时,将与镍离子反应生成亚磷酸镍,导致镀层表面光亮度下降并生成麻点,并会引起镀液分解。为防止亚磷酸镍的生成,需要不断向镀液中添加络合剂。但过量添加络合剂后,会降低镀层沉积速度,并可能使镀层性能发生变化,影响镀层的质量,因此,不得不经常更新镀液。另外,硫酸钠的危害虽然不像亚磷酸钠那么明显,但是在镀液不工作、溶液降温时,就会生成亚硫酸钠结晶,将会带来不良影响。因此也应抑制硫酸钠的生成。当化学镀镍液中含有不太多的亚磷酸钠时,我们可以用三氯化铁、硫酸高铁进行沉淀处理。但是当溶液使用6个周期后,其中有害物质含量较高,再用简单化学法处理已不能奏效,因此我们专门介绍几种提高化学镀镍液寿命的技术。 表1采用间隔取液法处理时取液量与周期数的关系 表1给出的是每周期取出10%和20%的镀液时镀液中亚磷酸钠的增加量与计算上的周期数的关系,可以看出如在第6周期废弃镀液,10%的取液量相对于不取液时,镀液的寿命提高了2倍。 表2各种亚磷酸盐的溶解度 表3各种硫酸盐的溶解度 图4亚磷酸盐的连续去除系统 3.离子交换树脂法 图5氢氧化钙法处理镀液流程图 然而氢氧化钙仅仅和亚磷酸钠发生反应,几乎不与还原剂和镍离子发生反应。虽然氢氧化钙的添加量由亚磷酸钠的浓度所决定,但是一般都添加标准量的1/2,其处理前后的结果如表6所示。由表6中氢氧化钙添加前后的浓度变化可以看出:氢氧化钙仅和亚磷酸钠进行反应,与镀液中的次亚磷酸钠以及硫酸钠和络合剂等几乎都不发生反应,因而有效成分的损失很少。采用氢氧化钙法时应注意几个方面:按标准量添加的时候,会引起的pH值的急剧上升;急剧添加氢氧化钙会导致局部镀液pH值迅速上升,并导致镀液的分解,因而必须研究添加的方法。如在实验中按标准量添加时每3次实验中就有1次镀液分解;按标准量1/2添加的时候3次实验中镀液均不发生分解。这种方法会导致金属稳定剂(Pb)的大幅度减少。 表6氢氧化钙处理的效果
5.氧化法 表7离子交换膜的性质
通过离子交换膜的透过作用实现离子的分离,这和离子交换树脂不同,无需再生而且能够稳定工作。离子交换膜的电透析原理如图8所示。从图8中我们可以看到离子的交换机理。钠离子虽然能通过阳离子膜,但却不能通过阴离子膜,加在膜两侧的直流电流将溶液中的组分选择性地进行浓缩与稀释。 图8离子交换膜电透析原理 |
此资讯系转载自互联网其它网站,本站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。了解更多重金属捕捉剂,COD去除剂,除磷剂信息请访问http://www.luclean-sh.com